1)第232章 刘禅再现昭烈风,刘备掷杯骂孙权(_家父诸葛亮,我打造了千年大汉
字体:      护眼 关灯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
  第232章刘禅再现昭烈风,刘备掷杯骂孙权(求追)

  刘禅脸上的惊愕消失,取而代之的是凝重。

  刘备很少称呼刘禅太子,平日里更多用的是“阿斗”这个小名。

  若称呼“阿斗”,那么这军中历练可能就只是刘备的一句玩笑话,刘禅去与不去都没多少区别。

  可用“太子”来称呼,那么刘禅的回答就得慎重了。

  刘禅的思绪变得驳杂,逐渐陷入了沉思。

  刘备也不催促,只是静静的看向刘禅,静待刘禅的回答。

  张飞马超赵云、诸葛亮许靖李严刘封等文武,亦是静静的看向刘禅。

  太子,国之重器,未来的天子。

  乱世之中,君择臣,臣亦择君。

  刘禅的回答,亦会影响众文武今后的行事准则。

  就如历史上的诸葛亮。

  前期选择集权丞相府,并非诸葛亮有篡权欺主的心思,而是诸葛亮深知刘禅当时的威望和能力不够,镇不住朝中的文武。

  唯有集权丞相府,诸葛亮才能助刘禅稳住朝局。

  而到了北伐时,诸葛亮认为朝局稳定了,自恃功劳左右横跳的也被收拾了,其余诸事刘禅可以应付了,于是又将大部分的权力归还给了刘禅。

  担心刘禅亲政不能树立君威,又呕心沥血的写了《出师表》七百余字,如老母亲远行前的叮嘱。

  如今的刘禅,因为诸葛乔的存在,不仅文武同修,更因为刘备出征关中而当了半年的监国太子。

  虽说监国离不开朝中文武的帮衬,但这也能让刘禅获得远超同龄人的感悟。

  刘备这次发问,既是在问刘禅的选择,也是在对刘禅这半年监国的考核。

  刘禅想了很多。

  甘糜二夫人早逝,刘备又常年出征,刘禅的幼年跟大部分的留守儿童相差无几。

  不仅缺乏父母的关爱,受到委屈也只敢藏在心底。

  虽然在荆州有关羽诸葛亮等人关怀,但依旧免不了滋生自卑心,变得内向敏感。

  入川后,本以为可以跟刘备多待些时日。

  却不曾想,刘备又去征讨汉中。

  刘禅只能按部就班的接受许靖等人的教导,学习礼仪,学习儒术,学习如何当刘备的继承人。

  生活十分的枯燥,也极少有朋友能吐露真心话。

  看起来是个很乖巧的少年,实际上内心十分的孤单寂寞。

  直到诸葛乔的到来,刘禅的命运才有改变。

  诸葛乔的前世也是个留守儿童,历经磨难挫折最终才变得成熟睿智。

  因此在看到刘禅的第一眼,诸葛乔就看穿了刘禅的内心。

  故而。

  当别的人都只敢劝刘禅好好学习天天向上时,诸葛乔会给刘禅捉蛐蛐解闷,亦会偷偷带着刘禅翻墙爬树掏鸟蛋、下河玩水捉泥鳅等等被许靖称为粗俗之举的趣事。

  让刘禅的自卑且敏感的内心,逐渐多了几分如刘备少时一般的豪迈之风。

  想到诸葛乔,刘禅又想到了黄忠。

  请收藏:https://m.mtyjj.com

(温馨提示:请关闭畅读或阅读模式,否则内容无法正常显示)

上一章 目录 下一章